找到相关内容1829篇,用时1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龙象 台湾高僧──斌宗法师(1911~1958)的生平与思想

    境界是:雪飞霜降,地冻天寒,古诗云:「叶尽千山瘦,  霜寒百草枯」。这是多么黯淡呢!以其凛冽侵人,故以严冬称之:以  其万木凋谢故以穷冬称之。至于春则不能以严春,穷春来称呼它。严  43页  字是含有...

    尹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571195.html
  • 无着的学说

    ,决定不是那样的称呼。且第一种,亦  有被称为心,这是因多种的熏习和种子聚集的缘故。倘问此  识何以名为阿黎耶 (alaya) 呢﹖这因为一切有生的不净品  法,都隐藏在此识中为果和此识隐藏于诸法中为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571214.html
  •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皆「法处」所包  摄,原始佛教站在一般常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35.见于显扬圣教论第一,大正31, p.483下。  117页  识的立场,称呼「意识」的对象为「法处」或「法境」,而未作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071290.html
  • 宗密着“道俗酬答文集”的研究

    提出问题,宗密加以回答,难道此书就是指禅门师资承袭图而言吗?禅门师资承袭图内,记有「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」和「圭山答裴休问书」的称呼用语,酬答书的名字和意思就是如此。[13]  如果本文推测是正确的话,...原属「后集」。我的推测是根据这里所引用的知礼说明,文出「后集」。这可以算是外证。内证是「承袭图」是以「裴休相国问」,和「宗密禅师答」作称呼的。裴休是在大中六年八月「以本官同乎章事」,至「十年罢相」,凡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771337.html
  •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

    优越,所以称呼传  统的部派佛教为「小乘」。现代许多学者仍沿用「小乘」来  指称大乘未出现以前的十八个主要的佛教部派,特别指其中  两个最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18:同上注,页61-62。...

    周伯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571348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口里说的,我也从来不过问这些,但是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。中国文化的根是儒家,儒释道三家的教育。佛跟道在古时候,可以说都是属于社会教育,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儒家、道家、佛家,你看看从这些称呼上你就能够体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4471427.html
  • 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

    吐火罗文B,或西吐火罗文。学者们还有别的称呼,这里不必详细讨论。不管怎样,两地同属一个民族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因此,推断两地宗教信仰必有共同之处,也是完全合理的。龟兹既然流行弥勒信仰,焉耆也应该如此。事实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9.html
  • 葛茵卡教授:佛陀:和平的使者

    Dhammattho 正直者,Dhammiko 虔信者,Dhammacari 依法生活者,Dhammavihari 以法为皈依者,等等。印度语,是以Bauddha 来称呼佛教或佛教徒,但在浩瀚的巴利...

    葛茵卡 (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373332.html
  • 菅野博史:《法华经》与宗教间的对话

    条件下,应该重新审视安乐行品中所说内容的价值 。四安乐行的名称,既没有出现在《法华经》中,《法华经》的注释者对此的称呼也有所不同。依据智和灌顶的《法华文句》的说法,即身、口、意、誓愿四安乐行 。在《...

    菅野博史 (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、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3.html
  •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

    一个根源流出来的河川,只是人们加以不同的称呼而已,其实它   们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差别。开悟后的人并不是只有一个本体的自我,而是和现象融为一个整体的。他并不只希冀着本体,而是要从事物身上,“...

    如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273505.html